首页

冷柔女王踩踏全部视频

时间:2025-05-25 18:20:01 作者:好评中国丨守护“千年瑰宝”,传承灿烂文明 浏览量:59504

  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洛阳龙门石窟,了解当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彰显了对中华文明瑰宝的珍视与对文化传承发展的关切。龙门石窟,这座镌刻在崖壁上的艺术丰碑,穿越千年风雨,承载着厚重历史,生动诠释着中华文明的包容与自信。

  多元融合,见证文明交流互鉴。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历经多朝营建,是丝路古道上的文化明珠。这里,既有北魏“秀骨清像”的飘逸,又有唐代丰腴之美的雍容,展现中国石刻艺术演变。石窟中诸多西方特色装饰纹样,融会河西文化、鲜卑文化、中原文化等多重元素,见证着东西方文明、各民族文化交汇融合。自公元3世纪传入中国,石窟艺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并不断传承,彰显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龙门石窟以石为媒,铭刻下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篇章,是中华文明胸怀天下、海纳百川的有力见证。

  传承创新,焕发文化时代生机。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多年来,我国在石窟寺本体保护修缮、载体加固与环境治理、数字化保存与监测等方面成效显著。龙门石窟研究院开创残损文物虚拟复原及流散文物虚拟复位新模式,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实现文物信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搭建三维数据库、创新展陈方式、打造智慧文旅数字孪生平台,打开“云上龙门”小程序,足不出户领略石窟之美;伎乐飞天“动起来”,北魏乐舞盛景重现。从物质到精神,龙门石窟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的生动教材,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文化自信,筑牢民族精神根基。龙门石窟历经千年而绵延不绝,经风霜而神韵不减,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独特精神标识。无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还是当下国际性展陈与文化对话日益频繁,中华文明始终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不同文明。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到文化“新三样”走俏海外,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愈发深沉厚重。坚定文化自信,让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未来。

  龙门石窟,是历史的馈赠,是文明的丰碑。它诉说着过去,启迪着当下,昭示着未来。在新时代,我们当牢记嘱托,守护好这一瑰宝,让古老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时代光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何竹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全国高铁车站已超1300座

中国足球协会原常务副秘书长兼国家队管理部原部长陈永亮今天被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人民法院以受贿罪、行贿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4年。

黑龙江省终止省级防汛三级应急响应

该书作者方李莉说,有必要对费先生思想做一个完整解读,“我的任务是把他散在不同阶段学术著作各种思想系统梳理起来,找到一股有前因后果和脉络清晰思想序,能够形成一部代表费先生思想的自然史。不是评述而是叙述,叙述者不是我,是费先生自己”。在书中,方李莉尽可能引用费先生原话,原话尽量写明出处,以便读者查找。因此这本书如同费先生学术思想缩影,读者可以根据这本思想传来扩大自己的阅读。

古镇开发需守正创新

目前,江西建成养老机构1716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2万余个,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健全。此外,该省出台《江西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将清单扩展为28个服务项目,让老年人有更多选择。全省116万名80周岁以上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50余万名经济困难的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和护理补贴,老年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惠及近400万老年人,逐步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射击场上的“Z世代”:延续“枪王”特警精神

学员们一致认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续写“两大奇迹”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也为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宝贵经验。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充满必胜信心。

美媒称王毅将访美 中美新一波高层接触来了?

此次文博文创展区通过类型丰富、主题多样的博物馆文创新品,为观众展现北京文博文创发展的新思路、新创意和新探索,展销两旺,别具特色,广受好评。其中,首都博物馆的中轴线定制拉花拿铁、北京白塔寺管理处的“金城玉塔”冰箱贴及徽章、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北京建都870周年纪念章”、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tomtoc”联名系列、北京天文馆的“星座扑克”等各式文创新品,在“跨界”与“破圈”中,令文物以新姿态走进大众视野。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